找到相关内容987篇,用时5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如本法师答:坐禅与静坐有何不同?

    出世有含概世间世间未必含概出世,但出世不离世间法,离世间法则出世不可得,何以故?世间觉悟即是世间,出世不能觉悟,出世法则是世间。   坐禅与静坐亦复如是,那么,什么叫做坐禅呢?...  如本法师答:一般社会人士静坐的宗旨,不外乎让心灵得到轻松、舒适、轻安,让精神和谐统一而已!甚至把身体调好,延年益寿,甚至练丹运气,使自己长年百岁,这一连串的静坐之,是世间,甚至有些宗教家静坐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0531012372.html
  • 知义法师答:学佛以后,是否能万事如意?

      知义法师答:这个问题,要依学者用心而定,如能学以致用,确能依教行持,则可随缘如意,等到诸漏既尽,生死已了,不仅是万事如意,更能一切如意!   不管是世世间,都没有不劳而获的。要求得世间的荣华富贵,必须立志上达,自立自强,才能达到目的。而学佛的目的,是为了消除罪障,了脱生死,更需要彻底放弃世间名利的追求,和精神上、物质上的享受。若遇顺(如意)逆(不如意)诸境,而能忍受,更能做到&...

    知义法师

    知义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8/02/22333220543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佛教徒生病,看病服药是否徒劳?

    如本法师答:不论世间世间,无非是因果(梵语hetu-phala)所成,生病之例亦不外乎因果,然因果有远报与近报之别,病情由来亦千差万别,但不外乎生理病与业障病两种;若生理病而言,大体上由精神...有药医,真病无药医。假使是业障病,亦不外乎因果所现,应该多广行善业,布施喜舍,累积功德,若能如此而为,业障(梵语karmavarana)可逐渐病愈。 生理病有生理病的疗治,业障病有业障病的疗治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生活|学佛|因果|诚敬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8/12/20583624804.html
  • 不念弥陀更念谁

    一个「世」,是「世间」;再来的「世」,就是「世间」。「世间」是五戒、十善;「世间」是四谛、十二因缘,还有三学六度。亦即整个三藏十二部、八万四千法门,都是「世世间」。  详细的分别、甄选这所有的,结果怎么样?  「不念弥陀更念谁」。不念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不往生极乐世界,那么我们还学什么,还念哪一尊佛,还持什么咒呢?世间不能解脱,世间法学不成,这样我们岂不是永无离之缘吗!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82063359.html
  • 问:佛教讲三世因果,请医生看病服药是否徒劳?

    不论世间世间,无非是因果(梵语hetu-phala)所成,生病之例亦不外乎因果,然因果有远报与近报之别,病情由来亦千差万别,但不外乎生理病与业障病两种;若生理病而言,大体上由精神与四大...病无药医。假使是业障病,亦不外乎因果所现,应该多广行善业,布施喜舍,累积功德,若能如此而为,业障(梵语karmavarana)可逐渐病愈。 生理病有生理病的疗治,业障病有业障病的疗治,不可草率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62377735.html
  • 知义法师答:学佛能否万事如意

    知义法师答:这个问题,要依学者用心而定,如能学以致用,确能依教行持,则可随缘如意,等到诸漏既尽,生死已了,不仅是万事如意,更能一切如意! 不管是世世间,都没有不劳而获的。要求得世间的荣华富贵,必须立志上达,自立自强,才能达到目的。而学佛的目的,是为了消除罪障,了脱生死,更需要彻底放弃世间名利的追求,和精神上、物质上的享受。若遇顺(如意)逆(不如意)诸境,而能忍受,更能做到‘不变...

    知义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12/16132594771.html
  • 各部派的学说

    ”,认为一切世间世间都有实体,有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,因此对一切诸法广为分别,对一切做“五位七十五”的归纳分类,深深影响了后来的法相唯识宗。另外,如犊子部则不仅主张世间法实有,而且进一步认为我法亦有。   大众部系的一说部主张世间世间都是假名,全无实体;说出世部认为世间是假名,而世间全是真实;说假部则认为世间世间法各有一部份是假名。以上这些关于有无、真假的问题,是就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223055338.html
  • 试析般若中观与《维摩诘经》中的双重否定

    时有一层逻辑的递进:先说世间,然后再说世间。当讨论的是“生与灭”的问题时,世间的理解是:“生、灭为二”;然而从世间的角度却并不这么看,世间的理解是:本来无所谓生,所以也就无所谓灭。当你能够从世间“不生不灭”的角度看问题时,你也就得到了入不二法门的途径。所谓“不二法门”,便是再也没有在它之外而能超出它的法门,所以这一法门也是绝对的、终极的解脱法门。这里在阐述不二法门时,用的就是...

    释青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5650855.html
  • 方便五乘佛法

    因果,则须为说‘世间’,直令究竟度脱;若与下等,则必不满其意,所谓中人以上,可与语上也。如是应病与药,契机施度,故或种(令种善根)或熟(令善根成熟)或脱(令究竟解脱),一一皆无空过者也。   二...来生不如意’,故此只是生灭世间之偷安小果,不可误为究竟法门。   三、世间—声闻、缘觉、菩萨三乘   世间,则指超出三界、永离生死之究竟学问。此又分三:1、声闻乘;2、缘觉乘;3、菩萨乘。即对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60040476.html
  • 佛教与国家

    佛教与国家  佛法有世间世间,以世间为权巧,世间为究竟。世间有大小二乘,以小乘为自度,大乘为究竟。大乘佛法行菩萨道者须深入世间,度化众生,所以归根结底说起来,佛法只在世间,不在世外...不邪淫近于礼,不饮酒昏乱近于智,不妄语近于信。在世间上,佛儒之理原是脉脉相通的。  至圣先师孔子最重恕道,所谓: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佛在《四不坏净成就经》中说:“若有欲杀我者,我所不喜,我若所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25051095.html